近日中国石化公布消息,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中江气田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340.29亿方,累计探明储量1061亿方,这标志着在川渝地区建设我国首个千亿级天然气生产基地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听到这样的好消息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四川果然是我国的天然气产量强省,名副其实!当然了,这个结论可不是我自己下的,而是中石化给出的,如下图:
2021年年初的一份报道中指出,2020年四川省的天然气产量为432亿立方米,其中页岩气为119亿立方米,均居全国第一。
此外我国天然气主要产地的分布情况还有以下几个特征:①陆地上的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和西部,绝大部分储量都集中在川渝气区、青海气区、新疆气区以及鄂尔多斯气区;②如果按照地形地貌,那么天然气大多分布在在盆地(石油也是如此,可以统称为油气资源),比如渤海湾、四川、塔里木、松辽等等。
但这里注意一下,可能有朋友要说渤海湾不是海洋吗?怎么成盆地了?其实这并不冲突,渤海湾盆地的范围是比较广的,除了渤海海域,还包含了北京、天津,以及附近河北、山东、辽宁等省份的一部分地区,面积近20万平方公里,可以看下面这幅图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四川的天然气会这么多呢?想要回答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第一步得了解一下天然气是如何形成的。
天然气属于油气资源,从科普角度,天然气的形成过程与石油基本是一致的(毕竟油气田既可以产油,也能产气)。天然气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有机物的沉积过程,比如数百万年前(或者更久远),陆地或者海洋生物的尸体不断堆积,深埋于地下(会经历一系列地质运动过程),之后在高温度高压力下经历各种物理化学反应后,转为了碳氢化合物,因为密度较小,就会往上浮动,直到进入多孔岩层集中起来,然后人类就从这一些地方钻取油气资源,通常来说,不同的高温度高压力环境,会导致产物的不同,简单来说,可以认为温度高一些就会产生天然气,低一些就是石油。
其实这种内部凸起样式的结构有个专业的名称,叫做“圈闭”。刚才也介绍到了,碳氢化合物产生后,因为密度小,所以要上浮,因而油气就往往聚集到这种凸起式的结构中去,但一般不可能直接浮到地表,因为有盖层或者其它遮挡物会阻止油气继续上浮。
首先我们要注意一点,油气资源的丰富与地理环境有着非常大的关联,这一点想必大家都很清楚,那么提到四川的地理环境,大家会想到什么呢?没错,那就是盆地,实际上几乎所有的油气田都是在盆地上发现的,这是为啥呢?其实刚才上段讲的天然气形成过程较为笼统,下面为其补充一些东西,就能回答这样的一个问题了。
当大量的生物遗体产生后,内部的有机物自然会进行分解,同时还会与周围环境中诸如泥沙或者碳酸质沉淀物(主要来自于火山岩和变质岩)混合,这就构成了所谓的沉积层,而由于沉积层不断堆积变厚,在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就会成为沉积岩,注意想要让沉积层不断变厚,背后意味着要有一个地表部分区域不断沉降的过程,这样才有条件形成足够厚度(数公里)的沉积层,而这样的过程只有地质活动,比如板块运动才能实现(这同时也说明这样的一个过程之漫长)。
最后也就形成了所谓的沉积盆地(这个名称能够说是非常之恰当,毕竟盆地简单来讲,就是地表上的一块凹地,如果此时这个盆地的堆积的沉积物比较厚时,就能称为沉积盆地了)。而这个沉积盆地就是生成油气资源的基本地质环境,所以想必现在大家都应该明白,为什么每次说发现油田气田都是在某某盆地的原因了吧。
实际上盆地的种类还有分类,从板块构造的方面出发,由于我国大陆具有多期次构造演化,因而可概括为如下四种沉积盆地:裂陷盆地、聚敛盆地、走滑断裂盆地、克拉通盆地。
之后还可根据相关地理结构,对这四种类型再进行细分,这里只提一下克拉通盆地,为何?虽然沉积盆地孕育了油气资源,但不一样的盆地,其油气资源分布的量也是不一样的(或者说极其不均匀),而这其中,克拉通盆地的油气资源相对而言则比较丰富。
那么我们的四川盆地属于什么呢?很显然,就是克拉通盆地,或者细分一下,称为克拉通内部盆地,顾名思义,也就是指克拉通盆地的内部,呈现碟状大面积下沉。在我国,属于克拉通内部盆地的还有其它几处,比如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等,其中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更容易发现大型气田。
天然气资源再多,最后也得靠勘探,这一点想必大家都能够理解。就以本次的中江气田为例,其主力藏的深度在两千至三千米,具有低孔、低渗、隐蔽性强等特点,但是在研究人员的技术攻关下,形成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体系,助力了这次破千亿方成果的获取。
实际上根据2020年5月的消息,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已经发现了一条潜在资源量超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新区带。这也从侧面证实了,四川盆地的油气资源确实非常丰厚。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相比于石油、煤炭,不论是使用还是在生产运输过程中的污染和成本,都有着非常大的优势。目前,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在四川盆地已经开发了二十多个大中型油气田,年产能已经超80亿方,多个省市都已享受到了福利。
上一篇:天然气怎么来的